查看: 1973|回复: 10

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及防治策略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804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及防治策略








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及防治策略.pdf



2007-10-19 21:2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2 金



119.52 KB, 下载次数: 9992, 下载积分: 金币 -2 金












上一篇:四种检测MRSA方法的评估下一篇: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治疗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hxwsw
+ 5
资料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4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野渡无人 的帖子[/h1]


不错的综述!但当中肺炎球菌大环内酯耐药呈现(iMLSB )现象,即"诱导性耐药时,ermBmRNA 不具活性,仅在可产生诱导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条件下被激活,从而表达耐药".这样的说法表示怀疑,记得在CLSI中就有叙述,肺炎球菌的MLSB现象并未证实,不能拿葡萄球菌的方法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4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MLSB理论是可以用在β-溶血性链球菌中的.作者是不是将它与肺炎球菌混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1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0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2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h1]


是的,CLSI中对肺炎链球菌MLSB还没有采用。不过相信如果经过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的话,应该会被采用的。例如阳性杆菌的解释结果,只有欧洲标准有。而CLSI45都好像只有建议!!FDA有的而CLSI还没有!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不知巴版看了储存空间《实用抗感染治疗学》没有,上边有关于几乎所有肠杆菌科均产ESBLS和AMPC酶的阐述,不知巴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4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4 野渡无人 的帖子[/h1]


这个我在其他文献上也看到了,我在临床上也碰到的不少,但由于这些均属于学术争论,CLSI还暂时没有批准,所以我们也只能以评述的形式反映给临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1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0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5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h1]


是呀,我国不知好久才能摆脱没有自己标准的尴尬境地呀!!恐怕花儿也谢了!!: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1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0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3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h1]


有可能!我才在一篇中华***杂志(核心期刊)上看到关于一篇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报告,上面有头孢曲松的数据,耐药率为40%左右,而其前面说明是严格参照CLSI规则判断,CLSI并没有将其列入药敏选择分组中(我国研究结果也是天然耐药),后面有解释标准都是将其列入O组的,不只这样会不会得出错误结论,也会误导临床,这是一种不严谨的做法啊,不知巴版以为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3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4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储存空间在那看啊,我啥看不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帖子

4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9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致“野渡无人”斑竹所说的原因可能是:

1.鉴定错误;数据输入WHONET错误;
2.不知道天然耐药的常识;
3.审稿者不一定是特别专业的人员;
4.我曾读到一篇权威期刊上发表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安培南有2-3%左右的敏感;铜绿对SXT、CRO、CTX有敏感(应该是天然耐药)。
因此建议大家:我们读类似文章,不管它发表在国内什么级别的期刊,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受误导呀。

[ 本帖最后由 薇荷 于 2007-10-21 10:5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1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0
发表于 2007-10-19 21: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9 薇荷 的帖子[/h1]


呵呵,同意薇荷老师的看法!!这也为微生物检验人员敲响了警钟,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呀!!: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