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7|回复: 5

HAP 的抗菌治疗,临床指导有误区吗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1
发表于 2014-3-10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验性治疗(指南?) 
  • 中症HAP :常见病原体: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等。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三代头抱菌素(不必包括具有抗假单孢菌活性者)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青霉素过敏者选用氟喹诺酮类或克林霉素联合大环内酯类[/*]
  • 重症HAP :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不动杆菌、肠杆菌属细菌、厌氧菌。抗菌药物选择: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下列药物之一: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如头孢他啶、头咆哌酮、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美洛西林等;广谱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哌拉西林/ 他佐巴坦) ;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 ;必要时联合万古霉素(针对MRSA) ;当估计真菌感染可能性大时应选用有效抗真菌药物。
    抗病原微生物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首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单用或联合利福平、庆大霉素;替代: 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氟喹诺酮类。MRSA首选: (去甲) 万古霉素单用或联合利福平或奈替米星;替代(须经体外药敏试验) :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或壁霉素。[/*]
    • 肠杆菌科(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等)首选: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甙类(参考药敏试验可以单用) 。替代:氟咦诺酮类、氨曲南、亚胺培南、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流感嗜血杆菌首选: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新大环内酯类、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氟喹诺酮类。替代:β内酰胺类/β内酰唑胺酶抑制剂(氨苄西林/ 舒巴坦钠、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
    • 铜绿假单胞菌首选:氨基糖甙类、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如哌拉西林/ 他佐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美洛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派酮/ 舒巴坦纳等) 及氟喹诺酮类。替代:氨基糖甙类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
    • 不动杆菌首选:亚胺培南或氟喹诺酮类联合阿米卡星或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
    • 厌氧菌首选:青霉素联合甲硝唑、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代: 甲硝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西丁。[/*]
    • 真菌首选:氟康唑,酵母菌(新型隐球菌) 、酵母样菌(念珠菌属) 和组织胞浆菌大多对氟康唑敏感。两性霉素B 抗菌谱最广,活性最强,但不良反应重,当感染严重或上述药物无效时可选用。替代:5 - 氟胞口密啶(念珠菌、隐球菌) 、咪康唑(芽生菌属、组织胞浆菌属、隐球菌属、部分念珠菌) 、伊曲康唑(曲菌、念珠菌、隐球菌等) 。[/*]
    • 巨细胞病毒首选:更昔洛韦单用或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 IVIG) 、或巨细胞病毒高免疫球蛋白。替代:磷甲酸钠。[/*]
    • 卡氏肺孢子虫首选: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其中SMZ 100 mg·kg - 1 ·d - 1 、TMP 20mg·kg - 1·d - 1 ,口服或静脉滴注,q6h。替代:戊烷脒2~4mg·kg - 1 ·d - 1 ,肌注;氯苯砜100mg/ d 联合TMP 20mg ·kg - 1·d - 1 ,口服,q6h。
      [/*]





葡萄球菌, 庆大霉素, 万古霉素, 喹诺酮类, 真菌感染


上一篇:卒中相关肺炎诊疗专家共识下一篇:肺部感染可以预防吗?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文点 +2

收起
理由





烟雨随风
+ 3
+ 3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14-3-10 16: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attach]78777[/attach]
感谢作者,仅供参考。










抗菌药物.ppt



2014-3-10 17:1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2 金



1.95 MB, 下载次数: 16, 下载积分: 金币 -2 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22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发表于 2014-3-10 1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星火老师!已经下载了,回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14-3-10 16: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载收藏了,谢谢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14-3-10 16: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着分子方法和PCT等生物标记物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常忽视微生物送检。但是,尤其对菌血症而言,分子方法和生物标记物的敏感性不足以替代传统培养,仅能作为辅助手段,血培养仍是诊断菌血症的金标准。目前,临床医生对血培养重要性认识不足,送检意识淡薄,血培养送检率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增强送检意识,规范临床送检行为,对病原菌的准确检测意义重大。
随后,对影响血培养阳性率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详细讲解:
1.血培养送检指征:凡发热≥39.5℃或体温≥38.5℃,且伴有任意1项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包括寒战;肺炎;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5天;白细胞>1.8万/mm³;感染性心内膜炎;收缩压低于90mmHg;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均应及时采集静脉血做血培养。
2.血培养标本采集套数:为获得准确结果,需要多套血培养。****应至少“双抽四瓶”,即至少在2个穿刺点抽取2套血培养,每套分别放入需氧和厌氧瓶中,每瓶8~10ml,并标明“左侧”或“右侧”采血点,可有效增加血培养阳性率。
对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应同时采集外周血和导管血标本,分别做1套血培养,并准确记录采集时间和抽血部位。以便通过比较导管血、外周血的阳性报警时间,初步判断是否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在移除导管时和导管拔出后,还应分别进行导管及导管尖端的细菌培养。
3.血培养标本的采血时机:血培养采集的最好时机是体温高峰、寒战时采集,但如果错过仍应采集。最好在抗感染治疗前获得首份血培养标本,必要时可延迟起始抗菌药物的治疗,进行采样。
4.重视厌氧瓶培养:王教授对连续400例血培养阳性报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一套中仅有厌氧瓶报阳率占15%,仅有需氧瓶报阳率占37%;进行厌氧瓶培养,能够快速检出高致病力的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消化链球菌等。由此可见,厌氧瓶对病原菌诊断有重要意义,厌氧瓶、需氧瓶应互相补充,从而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大量病例资料,提出未来提高血培养水平的工作方向。医务工作者除需要持续关注血培养的“质”与“量”外,还要进行随访血培养评估治疗效果,分析血流感染的部位。即使当菌血症患者接受足量的抗菌药物治疗,症状缓解时,我们仍应重视特殊感染病原菌与特定疾病的关系,利用随访血培养提示的血流感染来源,思考和寻找原发感染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41

帖子

36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5
发表于 2014-3-10 1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星火老师分享,下载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