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48|回复: 8

头孢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及使用?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0-3-15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头孢类药物品种繁多,在临床应用中要求使用原液做皮试,各病区基本上都能做到现配现用,一人一针一管,但今天查房中发现输液室配制了十余种头孢类皮试液,根本没有做到现配现用,病人之间只更换了针头!理由是工作太忙!请大家献良策



上一篇:“碘酒、酒精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下一篇:器械使用水溶性润滑油浸泡后如何干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9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
发表于 2010-3-15 1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是做到四小时的有效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7

帖子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6
发表于 2010-3-15 1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孢类药物基本不发生速发过敏反应,所以我们医院从来不做头孢类的皮肤过敏试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

帖子

5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6
发表于 2010-3-15 11: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孢类不做实验太危险了。去年,我区中医院下面的一个诊所给一个8岁的孩子用头孢类抗生素,结果过敏死亡,医院赔了病人家属14万。教训啊!我院也做不到一人一管,但我们头孢类都做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

帖子

3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发表于 2010-3-15 1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孢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与使用方法
      国内头孢菌素过敏试验的现状各种研究报道仍建议不能用青霉素G或头孢哇琳皮试来代替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情况。建议如要皮试应用原液进行皮试。不论以何种头孢药物配制皮试液,其皮试方法、皮试结果的判断都采用了青霉素的皮试方法。现用头孢皮试液浓度有300μg/ml、500μg/ml和600μg/ml的差别。500μg/ml的浓度便于配制,采用单位较多。其配制方法如下:将头孢药0.5g用10ml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取药液0.1ml,以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取0.1ml用于皮试,皮试药量为50μg。因为头孢的致敏性弱于青霉素,认为50μg的皮试药量不足以达到皮试目的,目前有不少科室已将皮试药量提高到500μg。此时的配制方法为:将头孢药物0.5g用10ml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取药液0.1ml,生理盐水加至1.0m(或加入生理盐水0.9ml),取0.1ml用于皮试,皮试药量即为500μg。如局部红肿>1cm,就为阳性。出现过敏性休克者抢救也同青霉素过敏。

      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头孢类药物的过敏发生率为2.37%(31/1307),使用前进行药敏试验,可使1.92%(24/1248)的患者避免因“无青霉素过敏史”而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同时可使91.53%(54/59)的患者虽有“青霉素过敏史”仍可继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这不仅防止了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过敏现象的发生,而且使头孢类药物在临床上获得更广泛、更合理的应用,从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对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头孢菌素应慎重,最好做过敏试验,一般情况下用原液做过敏试验,浓度为500μg/ml,其配液方法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3版《护理学基础》的规定。

1、头胞菌素(先锋霉素) 多指先锋五号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头抱菌素0.5g加生理盐水5ml溶解,然后抽取0.lml稀释至 5ml
       后,再抽取 0.15ml稀释至 5ml即成(每毫升含头抱菌素60ug)。
     ②应试方法及结果观察每次取应试液 0.lml 做皮内试验,具体操作及结果观察均同青
       霉素试验。注:也有的医疗单位采用每毫升含0.25、0.3、0.5mg浓度的头泡菌素为皮
       试液。每次抽取0.05—0.lml作皮试。

2、其它先锋类药:
      用原药药物名称          试敏液浓度                 皮试剂量
      头饱环已烯              0.25mg&25mg              0.05-0.1儿童0.03
      头饱噻吩钠              300ug&500ug              0.05-0.1儿童0.03
      头饱噻啶                300ug&500ug              0.05-0.1
      头饱唑啉钠              500ug&60ug               0.05-0.1
      头饱氰钾                0.25mg或0.5mg            0.05-0.1
      头饱吡硫钠              0.25mg或0.5mg            0.05-0.1
      头饱硫脒                0.25mg或0.5mg            0.05-0.1
      头饱孟多                0.25mg或0.5mg            0.05-0.1儿童0.03
      头饱呋肟                0.25mg或0.5mg            0.05-0.1
      噻吩甲氧头饱菌素        0.25mg或0.5mg            0.05-0.1儿童0.03
      头饱噻肟钠              0.25mg或0.5mg            0.05-0.1
      头饱三嗪                0.25mg或0.5mg            0.05-0.1
      头饱去甲噻肟钠          0.25mg或0.5mg            0.05-0.1

     为操作方便及便于大家记忆,我们必须熟记各种皮试液的剂量,在配制时要仔细查看瓶签,按不同规格进行配制,但结果相同。头孢类在配好初次浓度后,总过程也为推3次,但应牢记皮试液的最终浓度是多少。

3、通常头孢类抗生素0.5克一支加生理盐水5毫升,使其充分溶解,每毫升含头孢类抗生
      素100毫克。当遇有剂量为1克一支的头孢类抗生素时,可加生理盐水5毫升,每毫升含
      头孢类抗生素200毫克。
    (1).取0.3毫升加生理盐水0.7毫升,每毫升含头孢菌素60毫克。
    (2).弃去0.9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头孢菌素6毫克。
    (3).弃去0.9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头孢菌素0.6毫克,即600微克。
    (4).弃去0.9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头孢菌素0.06毫克,即60微克,此
          时为皮内实验液。
     将配好的药液注入皮内0.1毫升(6微克),20分钟观察结果。

四、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皮试的注意事项:
     (1)患者体质虚弱、睡眠不足、空腹、饥饿、心理紧张等状况下,出现阳性反应要与应
        激反应区别。
     (2)患者处于高热持续期,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持续时,皮肤血管扩张、发红,皮温
        高,此时阳性反应率高。
     (3)与患者原有的皮肤病,如荨麻疹、多形红斑相区别。
     (4)患者原有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影响结果。
     (5)患者24~48h曾用过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易引起假阴性。
     (6)患者对消毒液是否过敏。
     (7)不同厂家的药品,由于制作工艺不同,杂质含量不同,致敏性不同。
     (8)操作上要避免如剂量不准、注入药液过多等人为失误。夜间或光线不足时,要多人
        判断,并做好抢救准备。

五、相关报道
     1、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没有头孢皮试的规定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指出: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时发生临床过敏反应者达5%~7%;如作免疫反应测定时,则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到20%。说明了头孢类药物与青霉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过敏反应。但药典中明确规定了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要进行皮试,过敏者禁用;而并无头孢药物进行皮试的规定。药典同时说明: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根据病情权衡利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即青霉素过敏患者原则上仍然可以使用头孢类药物,对此时所用头孢也无皮试的要求。在药品说明书中,同样明确规定青霉素类药物作皮试,对头孢药物也没有皮试的规定。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李光辉、汪复先生曾撰文指出:临床应用头孢菌素不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因为目前尚无任何资料显示皮肤试验可准确预测是否发生过敏反应。亦无国际公认的皮肤试验操作方法及判断标准。
  不少医务人员希望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对头孢药物是否皮试下达一个正式文件(即所谓的红头文件)加以确定。笔者认为这是忽视了国家药典具有的法律地位。中国药典是由药典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前是卫生部)批准颁布的。我国药典的编撰,参考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药典的内容。同时,药品说明书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是临床或患者用药的基本依据。药典和药品说明书中没有要求皮试的,可以不作;而明确要求进行皮试的,必须进行,不能简化。

    2、头孢类药物的安全性经历了长期临床检验
  头孢类药物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也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报道,但一直公认是安全的药物。首先,头孢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很低(0.001%~0.1%),并不高于喹喏酮类及大环内酯类等许多常用的抗菌药物。头孢类药物已有长达20年的临床应用史,很少发生过敏性休克这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就全球而言,该类药品每年的注射剂使用量数以亿支计,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相对数量极低,致死的病例也仅见个案报道。在国内文献中,该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或死亡的报道要少于某些中草药注射液。事实上,喹喏酮类及大环内酯类等公认安全的常用抗菌药物,也有引起包括致死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10%,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0.004%~0.04%。因此,药典和药品说明书规定青霉素类药物皮试,而不要求头孢类药物皮试既有理论上的依据,也有事实上的依据。
  应予注意,药典规定对头孢菌素过敏者使用同类药物时有不同的规定。如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头孢克肟和头孢西丁;对其他β-内酰胺类曾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即刻反应者禁用噻肟单酰胺菌素(氨曲南);对青霉素与头孢发生严重全身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者禁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3、皮肤过敏试验阴性不可高枕无忧
  头孢是与青霉素是有紧密“血缘”关系的药物。头孢不作皮试,死了人谁负责?许多医院正是基于这样的担忧才坚持头孢皮试的。但皮试不能确保万无一失。据报载,日本化学疗法协会拟向厚生省提议取消某些药品要作皮试的规定。这一举措令人吃惊,却是基于皮试假阴性过多的事实。而假阴性结果又往往使医护人员麻痹大意,在过敏性休克发作时,容易造成抢救不及时的后果。头孢类的过敏反应基本上较轻微,但不论免除皮试或进行皮试得到了阴性结果,在用药过程中都要严防出现过敏性休克。注射给药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使用其他类型药物时同样应具有必要的警惕性。

    4、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状况有关
  有些单位抗菌药物使用过多,注射给药过多,用药种类过多,使过敏反应相当多见,也可能使头孢类药物更容易过敏。配合使用有过敏作用的不同药物时,已有严重过敏反应增加的一些实例,如丹参注射液与右旋糖酐-40合用时就容易出现过敏性休克。此外,头孢类药物要在20℃以下避光保存,不宜长期储存,必须现配现用,以防止形成聚合性成分。有些基层单位药品的保管条件和医疗水平较差,头孢类药物作皮试可能仍有一定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5
发表于 2010-3-15 1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是两小时有效期,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所有头孢类药物均做皮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发表于 2010-3-15 11: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是4小时有效期,仅更换针头,所有头孢类药物均做皮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1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10-3-15 11: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孢类药物只有三种规定一定要做皮试的(头孢替安、头孢米诺、头孢噻肟)。自行规定皮试液保持4小时,具体规定多少时间没有看到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4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10-3-15 1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用原液现配现用,一人一针一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