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9-30 2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light 于 2011-10-7 09:20 编辑
与您分享一个我们医院ICU 的一个案例。3年前,那时我正在微生物学实验室,见证了整个治疗过程。这是一个86岁的男性患者,是我同事的父亲。患有2型糖尿病,因脑干梗塞住进ICU,当时用了呼吸机。因病情危重,在ICU期间,使用了美洛培南、斯沃、氟康唑等药物治疗。该患者的细菌谱一直在变化,一开始痰培养分理出的是大肠埃希菌,后来是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MRSA、白色念珠菌,最后痰培养分理出很纯的MRSA,几乎看不到痰中的正常菌群了。不断地使用轮换着最高级的抗菌药物,患者的痰培养也一直呈现阳性结果。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了,我同事决定出院,停止使用一切抗菌药物。奇迹出现了,在她父亲脱离ICU,停止使用一切抗菌药物后,痰慢慢少了,健康状况逐渐好转,到现在仍然活着。
不断的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破坏了细菌间的平衡,使得一些条件致病菌更有机会定植、致病。所以,请不要看到痰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什么的就不加综合分析的使用抗菌药物,这样患者的微生态环境会遭到更严重的破坏,不断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细菌谱在不断变化,恶性循环。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谱广,但致病性不强。在痰中分离出这些细菌的时候还是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而不是看到微生物学实验室的阳性报告就决定抗感染治疗。痰中培养出的细菌,如果患者没有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屏障功能没有遭到破坏,定植的情况比较多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