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arhang

关于“优势菌”问题的再讨论

[复制链接]

0

主题

711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0
发表于 2010-1-26 15: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问题上,我还是同前一次讨论:持保留意见!!同意bjyy的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31

帖子

6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9
发表于 2010-1-26 15: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巴斯德之徒


耐心的学习了您的回复贴,收获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8
发表于 2010-1-26 15: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巴版和老木可能有一定的误会。老木的方法,从理论上说是完全成立的。社区病人口腔中的正常需氧菌群当然以奈瑟,草链为主,给他们做培养,如果碟子上铜绿,肺克之流为主要菌群,当然可以认为这优势菌为致病菌。而巴版的说法,应该是从实际工作出发,即实验室的痰液标本主要来自于住院病人,此时他们的口腔正常菌群已经发生变化,原来在社区正常人口腔中没有或者少量定居的铜绿肺克之流可能有定居了或者说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了,此时在碟子上他们就成了主要菌群,此时如果按传统的优势理论,则把他们误当成了致病菌。因此就有了巴版的吞噬理论。
      这就是我的看法,老木从理想情况出发,而巴版着眼于实际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4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10-1-26 15: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木朋友理论的缺陷的关键问题是集中在他把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看成同等的解剖结构了,忽视了正常情况下菌群仅仅停留于上呼吸道,而下呼吸道是没有细菌存在的因而不能使用优势菌理论;再则,我们的痰培养诊断的下呼吸道感染,炎性产物也是在下呼吸道乃至肺泡处产生,随着纤毛的摆动到了我们的咽喉,是在最后吐出来的时候才被口腔菌群污染的,这和感染性腹泻中炎症产物的形成和排出都是混合着粪便,都是在肠道中发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54

帖子

8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1
发表于 2010-1-26 15: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斯德之徒 发表于 2011-11-29 12:2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木朋友理论的缺陷的关键问题是集中在他把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看成同等的解剖结构了,忽视了正常情况下菌群 ...
巴斯德老师好!微生物方面的专家,因有问题想请教而找到您的帖子。可能很幼稚。见笑!
因为要检查围术期用药,结合抗菌药物的治理,现开始检查II类切口。在耳鼻喉手术中,他们以应用三代头孢为主,不合理。国家明确没有规范,我想请教老师耳鼻咽喉部位的常驻细菌,然后,再说明其用药是否合理。以院感管理临床主任不容易。
感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75

帖子

59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1
发表于 2010-1-26 15: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耳鼻咽喉部位的常驻细菌”…只要病人免疫水平降低,亦会乘机引起所在部位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