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0-27 06: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循证医院感染管理,我们不得不说到循证医学.这里推荐医笑而过的一篇文章:
关于循证医学
1992年,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循证医学工作组在JAMA上发表第一篇循证医学文章,标志当代循证医学正式兴起。同年,在英国牛津,Iain Chalmer及其同事正式创建了英国Cochrane中心。1993年,成立国际Cochrane协作网,正式开始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可靠证据--系统评价(SR或Meta-分析)的全球协作工作。
短短十年时间,循证医学席卷了整个医学界、整个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把循证医学比作临床科学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纽约时报》将它称为震荡世界的伟大思想之一;美国《华盛顿邮报》将循证医学称为医学史上又一最杰出成就,将会彻底改变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实践的模式。
1996年由上海医科大学王吉耀教授将evidence-based medicine翻译为“循证医学”,并在临床杂志上发表了我国第一篇关于循证医学的文章《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同样在1996年,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了中国循证医学中心。1999年3月,中国Cochrane中心于正式获国际Cochrane协作网批准注册,成为中国和亚洲的第一个Cochrane中心,加入国际Cochrane协作网,参与为医疗保健措施提供系统评价和临床试验证据的全球性协作工作。
2000年,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再次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医疗费用反差巨大:美国超过2500美元,法国1866美元,而我国仅有12美元!面对我国卫生资源的短缺和卫生保健需求巨大反差的严峻挑战,出路只有一条——根据当前最佳研究证据,提供优质价廉、成本——效果好的卫生服务。而循证医学有利于加速低廉有效的医疗卫生决策的推广、淘汰现行医疗决策中的无效干预措施,防止新的无效的决策进入医疗实践,从而不断增加医学实践中的有效措施的比例,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正是从这个角度,循证医学为医务人员、保险机构、药厂和各级政府提供了最好的决策依据和指导实践的方法,
医笑本人正式接触循证医学是2003年10月,在成都参加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关于循证卫生决策的培训班,聆听了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中心主任李幼平教授那极富感染力的专题讲座,很佩服这样一个和蔼可亲、治学严谨的女学者。2005年,我购买并阅读了一本北医出版社出版的、 Gray与唐金陵合著的《循证医学——循证医疗卫生决策》无疑进一步激起了我对循证决策的兴趣。2005年11月,我再次有机会聆听李幼平教授的循证医学讲座,对循证医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幸运的是,这个周末,李幼平教授将在我们单位作学术讲座,又有机会分享她的循证思想了,呵呵。
目前,我国医院管理水平不高。加强医院管理,不能局限于局部的现象和经验的层面上,而要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在全面调查、研究、总结和充分证明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效果显著的循证决策方案。除了临床决策要应用循证医学外,而政府的医疗卫生决策、地方的卫生资源规划、医院的经营管理都用的上循证医学。个人认为,我们医疗卫生管理者、医院管理者要善于应用新的决策管理工具,比如,可以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过,可悲的是,很多医疗战线的同志,特别是医疗管理的同志,根本不知道循证医学是什么,又谈何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