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arhang

请教:消毒是灭菌的必备步骤?

[复制链接]

0

主题

73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也有疑惑,看了大家的解释,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9

帖子

1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9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7#的说法。也就是保证打包区的环境尽可能的清洁,以保证灭菌的效果,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职业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96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1、应该说分类、核对和手工清洗人员是最危险的,但通过严格的防护着装,也能得到有效的职业防护。在经过有效清洗去除绝大部分微生物之后,打包区的职业风险已大大降低,完全可以通过防护着装得到防护。
2、当然,增 ...
chenliliang 发表于 2009-10-22 09:3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手工清洗的整个过程最后一步已经是漂洗了,那是否用了化学消毒剂消毒一遍后,器械应该再认真的完成清洗流程一次。
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疑惑\疑惑\疑惑:$:o。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的步骤经过多次检查反复强调才改为清洗、灭菌,现要洗-消-灭,又不知要花多少口舌进行解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6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8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工清洗通过严格的防护着装也能得到有效的职业防护。”既然如此最危险的清洗程序都过了,在打包时仍按严格的防护着装来预防是不是就可以免去消毒这一道工序了?  
        当然机洗就方便多了,清洗消毒一起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xqing 于 2009-12-3 10:24 编辑

新规范的实施中确实有不少让人困惑的问题!器械的处置流程“消毒—清洗—灭菌”——“清洗—灭菌”,按新规范要求,现在又改成了“清洗—消毒—灭菌”。如果说是为了职业防护,那么此环节放在“清洗”环节之前进行似乎更合适些。: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7

帖子

7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1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规范的实施中确实有不少让人困惑的问题!器械的处置流程“消毒—清洗—灭菌”——“清洗—灭菌”,按新规范要求,现在又改成了“清洗—消毒—灭菌”。如果说是为了职业防护,那么此环节放在“清洗”环节之前进行似 ...
zhxqing 发表于 2009-12-3 10:2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意楼主的看法,那么12月1日新规范强制执行了,我们要如何贯彻落实那些与实际工作有冲突的规范呢?: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8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在困惑中..........手工清洗的器械消毒后是否需要再清洗呢(消毒剂就存在器械上面)?执行难......供应室还需要改造,还要设计流程图,太多事情了,感染办真是太不容易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基本因素

在任何消毒、灭菌的实施过程中,其效果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掌握和利用好这些因素,是保证消毒、灭菌效果的关键。一般来说,影响灭菌效果的基本因素可归纳为二大类:
(A)即消毒、灭菌方法本身需要加以控制的剂量的内在因素及微生物;
(B)待处理物体和环境的外在因素。
1 、处理剂量:
处理剂量是强度和时间的乘积,化学法中指药物浓度;时间指所用处理方法对微生物的作用时间。
一般,强度越高,微生物越易死亡;时间越长,微生物遭到杀灭的机率也越大。强度与时间是互补的,但强度有个最低极限,否则即使再延长作用时间也无杀菌作用;
同样,由于受到微生物的死亡和灭菌剂作用的穿透所需时间的限制,作用时间的缩短也有一个极限。因此,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必须明确并保证处理所需的强度与作用时间,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2 、微生物因素:
微生物种类不同,其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也不同;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导致消耗的强度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彼此重叠的微生物自身机械保护作用的加强、耐力强的个体随之增加,从而使消毒、灭菌也就越困难。


3 、穿透条件:
在灭菌过程中,理化因子必须接触到微生物本身才能起杀灭作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及包装方法,其穿透能力不同,所需穿透时间往往比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长得多。因此,消毒、灭菌时,不仅要保证足够的穿透时间,还要为杀菌作用的穿透创造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09-10-20 1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地兰 于 2009-12-12 11:18 编辑

有点搞不懂

用纯化水终末漂洗后的器械再用消毒液消毒,那消毒液不是就会残留在器械上了,是不是还要再漂洗呢

个人认为,消毒这一步应该放在终末漂洗之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