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0-5 16: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着回答版主的问题,不当之处请见谅。
1、供应室中常见的气溶胶产生有这么几种情形(但不限于所列)
a)用气枪吹干“管腔类器械”中的水份(即楼主所谓的干燥器械)
b)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类器械”的内部
c)用毛刷刷洗器械(尤其是刷洗时没有在液面下进行)
d)由于清洗剂的原因在清洗时产生的泡沫,泡沫破裂产生的气溶胶
至于为什么要避免气溶胶,理由其实非常简单了,那就是:气溶胶容易被人体吸入且带有微生物(我们常说的【霾】就是典型的气溶胶);再者,规范里也要求避免气溶胶产生(参见WS310.2 附录B 手工清洗 注意事项 B.1.2.3)
2、密闭性的评估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只要箱体四周用胶带密封即可了。另,最好是采用负压,这就类似于化学实验室的通风厨。
3、气溶胶去除。如果采用了负压,气溶胶就很容易去除了(“驱散雾霾全靠风”,哈哈)。通常情况下,只要把暖箱的两个手孔关闭静置一段时间,随着溶胶颗粒的聚集而沉积在暖箱壁面,尤其是底部(类似于秋天下霜吧)。事实上,只要把气溶胶限制(完全密封成本太高)在一个不大的且人员不直接与之接触的空间里已经是非常好的做法了。
为阡陌版主的做法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