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arhang

又一起“血液透析致多人感染丙肝”,大理州医院院长被免职

[复制链接]

0

主题

67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9
发表于 2010-2-28 0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起院感事件,就是“利”字当头和责任心两大源头所致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65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发表于 2010-2-28 0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免职不能解决目前的院感的问题,这治表不治本的做法,我认为要使院感成为人人都重视的,首先卫生部应该就先重视起来,把院感单独列出,不要由护理的监管,应该成立一个与医疗与护理同等地位的司。
下面的单位就会效仿,才真正把院感当作真正的一类科室。在卫生部的每年的工作计划里也应该把有关院感的要求单独列出一条,不要和护理放在一起,不然下面认为院感是护理的下面的一个部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61

帖子

8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9
发表于 2010-2-28 01: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wxl


    有些迷茫!无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7

帖子

2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9
发表于 2010-2-28 01: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院感专职人员和血透工作人员都需要补一课,即血透相关设施的工作原理与感染发生的可能关系,这一课需要厂家设计师、血透专家和院感专家共同来探讨。缺少这一课的知识,我们很多的管理都很难到位,也缺乏针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发表于 2010-2-28 0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液透析太复杂,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频繁出现,都归结为院感事件,难道是公正的吗?即便分区、分机管理也不能完全避免丙肝感染事件的出现,因为环节太多了。是否请流行病学专家研究一下丙肝的发病原因,以便科学防控。因“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基本都是中末期肾病即尿毒症患者,他们不仅肾功能受损,通常还伴有其他多个脏器的损伤,他们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相比常人都要脆弱,所以长期接受血透治疗的病人感染疾病的几率比常人要高。”2009年5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一篇论著《维持血液透析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特点分析》,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的蔡美顺教授、王梅教授等写到:他们医院丙型肝炎患病率为20.2%,同时也说,国外报道的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68%,发达国家患病率较低,发展中国家患病率较高,国内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感染率为25%—80%。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谷子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明月松间照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2-28 0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0

帖子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发表于 2010-2-28 01: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摘录云南省卫生厅对此事件的通报:
主要问题:该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一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自2006年9月国家禁止复用一次性血透管路以来,医院血透室一直违规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6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2
发表于 2010-2-28 01: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重视感控队伍建设,不重视感染预防的投入,不从深层次去探究和改变
这样的暴发流行事件还会持续不断地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0-2-28 0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gexueshun1


    支持楼主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0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0-2-28 0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楚管的意见,院感人是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我们真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的要对血透等相关科室晓之以理,感染控制工作他们自身是主体,院感科只是配合、服务于临床科室,给他们提供院感方面的信息,当然在国内的形势下院感科的监管功能还不能丢。只有相关的临床科室把感染控制工作当作份内的事,自己没做好就会一无所有时,相信院感的春天就会来临。将院长免职我真的有点为院长们“喊冤”,近几年来,院长们对院感的重视程度是很有提升的了,但他们不可能是全才,有种有力无处使的味道,难道大家要求院长们连血透过程中的院感控制都能搞得一清二楚?(我相信我们中相当多的专职人员还未见得是很懂),因此开发领导层,传播院感控制理念,向领导提出我们要推行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院感控制措施,我想没有哪个院长会反对。当然很遗憾的是现在即使在国家层面推出的些院感控制措施都还是“应情”、“应景”而创作的“作品”(包括1月新推出的血液净化的~标准操作规程),如果把这样的“作品”比喻为一首歌,这样的歌怎么可能有感召力?怎么可能有生命力而广为传唱呢?(还只是“面广”还不说“长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