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8-22 18: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78或更早~1986年)
自发、零散的,多数为传染病专业转来研究院感,没有院感专业人员。(86年卫生部开始有行动了,第一次全国医院感染研讨会;成立了院感监控协调小组;开始院感发病率监测。)
(二)起步阶段(1986~1994年)
1987年:下发《关于发送“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研究计划”的通知》。
1988年:出台《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
1989年:将院感管理标准纳入《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成立了卫生部院感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1990年:批准103所医院参加医院感染监控网。
1994年:成立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制定规范,组织培训、建立监控网络等
(三)探索阶段(1995~2002年)
贯彻执行规范,通过监测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状况。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事件促使对《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进行修订,2000年431号文件再次修订。进一步加强管理、监督力度。等级医院评审加入医院感染内容。
(四)完善阶段(2003~2005年)
2003年SARS事件---特别是很多医务人员在诊治SARS病人的过程中被感染,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相关法规规范提到议事日程,医院感染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空前重视,涌现了一大批学术精英。
(五)发展提高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卫生部发布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标志着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的正式起步,随后一系列的医院感染管理法规、规范、标准相继出台,医院感染研究与国际接轨,交流进一步加深,医院感染学术发展驶入快车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SIFIC) 成立, 因其开放、共享的建站精神,迅速吸引了国内大批的同行参与,进一步加快了医院感染的学术交流与促进,标志着我国医院感染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
(之后,医院感染相关网站相继成立,但是,sific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编者按,呵呵)
(六)成熟阶段 今后若干年,拭目以待。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20
收起
理由
楚楚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