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0|回复: 10

关于目标监测的话题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09-4-19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 关于目标监测,收集资料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只要花力气和时间去做,关键的是如何利用收集来的资料。分析资料存在水平问题,希望在论坛中经常可以见到相关的帖子,使大家的分析水平不断提高。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才有进行干预的方向。
   我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在ICU常常发生肺部的耐药菌感染,是比较头疼的事。经过反复与ICU的主任、护士长乃至管床医生、护士沟通,加强了手卫生的管理,配置了洗手池、感应龙头、干手纸巾、快速手消毒液,他们都很配合;操作上也很注意无菌操作;因为有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吸痰管也改成了一次性的,生怕发生交叉感染而导致医院感染的爆发。
   有的病人(特别是脑出血的病人)常常入院不到48小时,痰送检就可以出现耐药菌,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病人在发病以前就存在耐药菌的定植吗?我觉得即使是抗感染药物使用不很规范,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出现耐药吧。对于这一类病人,除了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标准操作规程中的措施以外,还有什么好的降低感染率预防措施吗?迫切希望得到指导。谢谢!



上一篇:您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有目标值吗?下一篇:手术切口的感染病人应不应该延长住院时间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善于思考的好同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5

帖子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6
发表于 2009-4-19 20: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对监护室的环境采样看看,就我们的经验,类似的情况主要是监护室的环境、物体表面、空气中存在有细菌超标,甚至是耐药菌。如果是这种情况,监护室就要腾空做彻底的清洁消毒了。在留取痰液标本时有无污染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09-4-19 2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灵猴说的极是,目前院内感控我们大概多从三方面考虑:
1.医院环境卫生学角度:环境是不是足够洁净(不仅仅是干净而已哈)。
2.手卫生做的好不好:特别是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好不好。
3.微生物检验是水平:微生物检验应该能够侦测到可能发生院感流行的趋势~
很多到医院里来的病人多使用过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对杀灭敏感菌,筛选耐药菌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从手和环境中来的耐药菌就在这样的病人生长定植或感染,在你们医院手卫生是做的好了,那么就考虑下环境卫生做的如何呢~: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09-4-19 20: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前辈指导。
关于ICU的环境,我们也采过样。在随机情况下采样(不是消毒后立即做的),空气细菌数肯定超标,但没有做过细菌分离找耐药菌株;如果因为空气污染而导致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细菌数大概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呢?其他物体表面也有阳性结果发现——也是随机采样,因为在感染病人床单元以内随机做到阳性结果我认为是正常的,关键是清洁工作的频率该如何制定,因为只要做过吸痰等操作以后就有可能污染了床单元的表面(我指的是非可见污染),希望得到进一步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发表于 2009-4-19 2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哪位前辈给予指教!谢谢: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7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发表于 2009-4-19 20: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1# zjgr
你的话题很好,也非常大!不是一两个点就能解决的。我以为,当前的目标性监测,还是先要科学规范的拿到数据才有可能进行干预,而如何拿到科学规范的数据就有很多工作让你做,比如你讲的多耐药菌的控制,首先是临床要送检标本,其次是要正确地采集标本,第三是抗菌药物的怎么个用法,还有你怎么能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些基础工作都做了,你才有可能谈下一步地如何干预降低感染率。
要降低感染率,不是监护室的环境卫生采样、换换吸痰管就能解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1
发表于 2009-4-19 20: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缭绕版主的意见,但是,我们平时提倡手卫生和环境消毒,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好多患者,得病的第一时间不是到我们医院,有时他们在社区治疗好几天,不行了才到上一级医院,在基层是否有医院感染,我们不知道。所以病原学检查就有耐药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1

帖子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0
发表于 2009-4-19 2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水木清华老师的意见,有一大部分耐药菌株是由社区感染带入的,我们只有加强控制了,避免交叉造成院内的感染爆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73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发表于 2009-4-19 20: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7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发表于 2009-4-19 2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目标性监测开展的不尽人意。我们医院检验科不论是在医院感染病原耐药情况检测,还是在卫生学监测方面,检验科所给的报告都不让人感到太可信。临床科主任也多有同感。看来,我们检验科需更新设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